【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今日老舍的意义

 □吴福辉

  写下这个题目之后,自己也觉得未免太大了。不过,现在我们要
纪念的,不是百年一遇的只属于老舍的日子吗?这个日子似乎给了我
们可以“大”谈老舍的理由。历史有时宽容无边,有时显得分外苛刻。
在最近20年里,像老舍这样的能对几代读者继续保持影响的现代作家,
除了鲁迅等几位,余下的已历历可数。可是老舍的书却依然不断地、
大量地在编辑出版,依然有那么多的读者愿意掏出钱来买、来看。他
的作品被反复改编成电影、戏曲、电视剧,经过大众媒介而广为传播。
在这方面,没有哪个人能赶得上他。老舍魅力的长久不衰,随了时间
的流逝反有加强的事实,遂成为今日纪念他的时候足以引起人们兴趣
的第一位的话题。

  我本人50年代读《骆驼祥子》和《龙须沟》,是把老舍只作为能
贴近人民,能真实反映老北京下层劳动者的作家来看待的。他的长处
既然也在于“暴露”,但他的作品要比其他激烈的政治性暴露作品胆
子要小,他没有在作品中明确指出社会解放的前景,“缺点”也就十
分明显。越出此类文学史“主流观点”的最初时机是在70年代末期,
在我关注中国现代讽刺现象的那几年里,我把生前与鲁迅很少有文学
往来的老舍突出起来看了。我感受到中国过去需要战斗的、暴露的社
会讽刺,也存在温婉隽智、雍容谈笑的世态讽刺与风俗讽刺,后者也
应当有它的地位。而且两类不同品格的作家在中国可以发生相似的经
历。鲁迅的《阿Q正传》在《晨报周刊》的“开心话”栏目每周或隔周
连载时,所有的人都觉得它越来越不使人开心了,于是编辑孙伏园也
把它从“开心话”挪开。老舍从《老张的哲学》的嬉闹滑稽风格进入
《离婚》的卑微悲剧和含泪而笑的风格时,他的令人愉悦的文字也变
得越来越透出严肃了。在20世纪的中国,纯粹的玩笑文学的无法立足,
非常显眼。文学的功利目的被大大强调,以至于老舍的幽默趣味也驶
入了“文学有用”的航道。但是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他对“有用”的
理解毫不狭窄。

  这就是老舍之所以是老舍的原因了。依我看,中国的社会形态及
传统文化的因袭力量,决定了功利文学的长期存在。不过“功利”所
指,从阶级的、政治的,逐渐向各阶层的、民族的、文化的内涵转化。
战斗的文学在大规模的社会斗争过去之后,自然而然消退;老舍的国
民性批判的文学,和他对造成这种民族性格弱点的思想传统进行批判
的文学,恰是今日文学仍需效法借鉴的内容。综观中国的历史,有思
想有深度有生命力的文学,一定是批判的文学,而不是暴露的文学和
歌颂的文学。暴露与歌颂看似截然相反,其实如出一辙,所以50年代
之后,原来单纯暴露的作家转为一味歌颂的作家容易,富批判力度深
度的作家往往就翻车了。即便今天不翻车,到了明天还是翻车。老舍
的悲剧也在于此。因为老舍本来的独特处即是充沛的批判精神,他最
有代表性的小说、剧本,并不以刻划人物为主要目标,却总是执着于
对丑恶的中国生活方式及其观念的批评,包括民族的因循守旧、自卑、
“出窝老”的习性,求稳认输、妥协调和、唯上怕官的人身依附关系,
世故“杀”人的命运结局———这三大文化现象(或许还可以概括出
其他)直到今日仍然活跃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使我们时时感到老舍
还在身边,他的文学并未离我们而去。同时,我们发现老舍的批判是
用喜剧的方式进行的,他保持了趣味,让“有用”的文学使人愉悦,
增加美感,他对文学的看法是更易被今人认同的。

  老舍终其一生表现了近代市民社会,这也为他通向今日奠定了根
基。老舍所处的时代,农业社会开始瓦解,但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图
景仍然统治中国,乡土文学要比都市文学远远发达成熟。这样,我们
可以感到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孤独处境。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中,
北京、上海这两城的表现,要比江浙未庄鲁镇(鲁迅、王鲁彦等)、
湘西偏远边城(沈从文之外,还有湖南彭家煌,贵州蹇先艾等)、东
北呼兰河传(萧红之外,包括写科尔沁旗草原的端木蕻良等东北作家)、
川蜀北斗夭回(沙汀《淘金记》的北斗镇,李[吉力]人《死水微澜》的夭
回镇)、河南果园城记(师陀之外,废名写湖北家乡的《桥》,吴组
缃写皖南乡镇的《一千八百担》等)、晋冀山药荷花(赵树理、孙犁
等的根据地乡村描写)这六大乡村文学世界逊色。这不奇怪,我们的
中国还是个乡村中国,许多作家的童年生活背景和常年生活基地都还
未脱离乡村,这就无怪茅盾和海派作家表现的上海,和老舍表现的北
京会显得有些突兀了。可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渐渐使市民
社会浮出了地平线。新市民小说再不同于往日的小市民描写,市民不
再简单地等同于“市侩”,市民比农民代表现代社会的显见道理开始
堂皇地通行。在这个时候,人们更开始注目老舍的表现市民社会的经
验。而且,除了东南沿海的局部地区,中国的市民社会到处呈现出刚
刚脱开农业社会的特点,这就像北京这个城市要比上海更接近中国的
大陆本土。当代那些能把什么县级市、地级市(中国的“创造”)发
生的故事写得无比生动鲜活的作家们,一下子就发现老舍的与传统文
化、民间习俗联系紧密的市民世界,那里的新旧过渡矛盾的文化表现,
同他们熟悉的市委、厂家、文化馆每日所上演的活剧是如此的相像。
老舍价值的升高,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一个方面。

  尤其重要的是,老舍虽然表现了守旧的市民社会(与开放的海派
市民社会相对峙),但他所具有的文学品质是现代的,是并不守旧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进行专门的研究。我这里只想郑重地推荐人们去读
作家葛翠琳前几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的回忆老舍的长文《魂系何处》。
葛翠琳在北京文联做过老舍的秘书,曾经近距离地观察过他。她回忆
的老舍同我心目中的老舍有一点异样,就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冷丁地
发现了他的现代文明修养之高。在那个“革命”的年代,他的宽大的
人道主义精神,于布置房间、选择礼品的细微末节中表现出的相当高
的审美情操,以及待人接物的文明程度,统统成了“不革命”的言行,
他落在了当年某些人统管的文化大院,就像凤凰落在了猪身上,叫人
哭笑不得。这可以纠正我们对老舍的传统性、中国性的某种误读。实
际上,英国的那段早年生活对他的文化性格形成的重要性,我们一直
估计低了。北京的市民社会要比真正封闭的农业社会与世界文化的联
系多得多,可能我们的认识也太悲观了。所以舒乙在用五句话来概括
老舍的时候,第四句竟是“他有十年在国外”(《我的思念——关于
老舍先生》的序言)。这话是含有深意的,就是说老舍确实有很强的
民族性,他表现了地域风貌,他是中国化的,但是,他的文学通向世
界,他是一个地道的用世界的现代文明精神来表现中国的中国人。这
可能是今天的每一个青年作家,每一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境界吧。

  据资料讲,30年代中期的北大、清华、燕京几所大学的文人在北
平(北京)后门桥慈慧殿三号朱光潜先生的家里,有个经常举行的
“读诗会”,有时也读散文。结果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老舍的文
字最经得住读”,沈从文还加上“环转如珠,流畅如水”的评语。这
就是说,他的一部分同辈老早就认识到他对于白话文的意义。这个意
义早就存在,今后也存在,更无需我饶舌了。

(《中华读书报》1999.2.3.)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