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未了的江苏高考“错题”事件 中科院博导朱如曾悬赏万元征求2003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争议题不错之证明, 结果无人获奖。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关于高考后不准对考题进行评价的规定,引 发了中科院博导朱如曾坚持到底的决心。 (凤凰周刊, 2004年第18期(总第150期), 第40-41页, 6月25日出版) (文/特约撰稿人 刘若南 责编/涂艳) 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考卷中的第一道选择题,当年6月首先受到南京市雨花 台中学赵光辉等老师的公开质疑,认为其有错题之嫌。在全国多家报纸和网站相 继对“江苏高考惊现错题”进行了报道之后,江苏省招办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 并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部门确认,认为2003年数学高考试卷第1小题不是 错题。 这一“权威结论”出来之后,赵光辉等人都保持了沉默, 而网上的纠错呼声 则越发高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如曾的出现, 将这一纠错呼声再次放大。他到处奔走呼号,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承认这是一道 错题,给江苏30余万考生一个实事求是的说法。他的执着让他陷入了一场旷日持 久的“工程”。 最终, 江苏高考试卷数学试题有否出错这一问题,在惊动教育部长之后仍未 有进一步的结果。(《凤凰周刊》2003年8月曾对此做过报道, 原数学题见该报 道) 曾经有人对朱如曾说,虽然教育部考试中心最终没有承认这是一道错题,但 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因为,经过舆论的强烈关注之后,教育部门今后再遇到 类似的事情时,会更为审慎严谨地对待。 但事件的演进使朱如曾没有乐观的理由。今年6月6日,新华社报道了北京市 教委关于“市、区两级教育机构严格执行高考新闻宣传安全保密”的规定。根据 规定,在考试期间,北京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的新闻发言人不得向任何媒体提 供或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考试后3个月内,不得向任 何媒体提供或在任何媒体上发表对试题的评述或评价。 而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已向各高校、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各地考务部门明确要 求,高考前不对与高考有关的内容作任何渲染和不实事求是的报道,考试结束后 也不得进行试题分析评价。 “教育部门已经有了抗药性。”朱如曾说,这些规定的出台意味着今后如果 再出现高考错题,连在媒体上讨论的可能性都没有了,他因此更觉得自己不能就 此罢手。 1、一场旷日持久的纠错工程 据朱如曾介绍, 2003年6月19日,他在新浪网上看到此关于江苏高考数学题 的报道后,对原题进行了分析,认定这是一道错题,当即打电话给教育部考试中 心负责数学命题的任子朝副处长,建议撤销此题。任与他争论后,感谢他对高考 命题的关心,并要与几个人一起去看望他。对于下一步该如何处理,任表示要与 “专家组”商量,但是又说:“现在要纠正很困难,因为江苏已认定题目不错。” 6月20日,在任主持下, 专家组(即出卷组)在京4名成员(清华、北师大数 学教授各一名,人教出版社专家一名,另有一名教授原属北大,现在北航)与朱 如曾会面就该题争论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不欢而散。 “此后,我认识到这个问题不是学术问题,是学术良知和社会正义问题。” 朱如曾说,他于是向任副处长建议“应该请与出卷无关的专家来论证,才能客 观”,未果。 6月22日晚上,朱如曾给教育部长周济打电话反映情况。次日,即江苏阅卷 最后一天,考试中心受命重新组织未参与出题的专家重新论证。但论证结果依然 是该题没有科学错误, 对考生答卷没有影响。于是考试中心对该题维持原评分标 准。 “这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错题,为什么两批专家都不承认呢?”朱如曾认为, 考试中心要维护自己的权威、面子和业绩记录,而命题专家因为已经为教育部考 试中心带来了麻烦,所以他们只好“将功补过”,体谅考试中心的意图,不予承 认错误,而未参与命题的论证专家们当然也是碍于同行关系和其他私人关系,做 出这样的结论,“总之, 江苏30余万考生的公平利益和国家选拔人才的准确性不 在他们的视野之内。我想这应该属于温家宝对人民日报记者所讲的今年反腐败要 抓的三件事之一—纠正不正之风的对象范围之内。” 既然参与论证的人员构成有问题,不具有独立性, 朱如曾遂多次与教育部 高层交涉,要求重新组织听政会,但未能如愿。 朱如曾于是撰文《专家们算不算在欺蒙教育部长和公众?》,先后在南京大 学、江苏盐城中学和新语丝等网站发表,收到很多表示支持的电子邮件。此后, 《凤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科技日报》及《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都 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教育部仍然不承认这是一道错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 书增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现在我们是被告,所以我们要找出 证据说明题没有错。就是这个道理,我不会找出证据来说这个题目是错的!” 11月6日,《京华时报》发表了由郑哲敏、胡文瑞、丁伟岳、白以龙、俞鸿 儒、吴承康、陈希孺、崔尔杰、张涵信、李椿萱、王崇愚、徐建中等12位两院院 士签具的联合声明。声明以华罗庚的名言“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开始,指 出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一题第1小题确是一道明显的错题,对考生答题和评 分有无可置疑的影响。此题之错长期得不到正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教育部震动很大,周济部长派人到院士大会表示对院士们的感谢,并继续叫 考试中心负责处理此事。但考试中心最终只承认此题是“灰色”的,虽然有些问 题,但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在这道题上,朱如曾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不能强加于别人。”教育部考试 中心办公室主任罗民则对媒体表示,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前也曾很好地处理过错题 事件,但不会再对此题表态,“该处理就处理,不该处理就不处理。” 一道简单的高考数学题的对错问题,居然一直达不成共识。朱如曾将自己的 纠错行为称为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而因为锲而不舍的努力,朱如曾被人民 网评为“2003年校园人物十‘最’”中“最较真的人”。《现代教育报》将“高 考错题事件尘埃难定,12院士联合要求纠正”评选为2003年度中国教育八大“口 水战”之一。据人民网去年年底调查(投票者达18688人), 对12院士声明的支持 率达到75.42%, 其余认为事关重大, 教育部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有14.84%, 剩下 9.74%的人认为事已至此, 还是不要追究了吧。 2、“万元求解”无人获奖 事情发展至此,朱如曾知道,想要教育部考试中心承认江苏高考数学题出错 已无可能。被逼无奈之下,他找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丹迪自动化系统工程公 司,得到了赞助许诺,悬赏一万元人民币,对该题征求“不是错题”之证明。 “人们都知道,该题并非世界难题,而仅是普通的高中数学试题,如果真不 是错题,则有能力证明此论断者一定成千上万,他们不可能全都故意不出来证明 吧?”朱如曾说,如果该题的确无错,一定会有人获奖,而如果最后无人获奖, 那么就向全社会响亮地证实了该题确是错题。 朱如曾认为,就消除恶劣社会影响的作用而言,通过悬赏法公开反证题错与 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承认题错是完全等同的,只可惜不能同时起到挽回教育行政部 门在公众中的威信的作用。 朱如曾聘请专家组成了以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单撙为组长 的评审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多名特级数学教师。中 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院士受邀成为评审组特约顾问。朱如曾为此制定了 详细的竞奖程序, 通过《京华时报》和网站发布了“悬赏万元求证题目不错”的 通告。 悬赏求证日期为2004年2月19日至4月15日,通过评审的正确论文中的投稿最 早者为合格论文。在无落选者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原合格论文即为获奖论文,将 于2004年6月10日前公布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在有落选者提起诉讼的情况下, 在所有诉讼程序结束后10日内公布获奖论文,同时颁奖,并向有关刊物或媒体推 荐发表有关论证。 悬赏期间,朱如曾和评审组共收到支持邮件(包括电话、信件和电子邮件) 300余件;讨论咨询邮件30余件,经部分评委解释,全部以承认题错结束。另外 收到2份正式竞奖论文,其中一份来自湖南,后来自动撤回;另一份来自陕西, 经评审组评审,未能入选,通知原作者并征询其意见,原作者未表示异议。 6月1日,悬赏活动评审专家组将“无人获奖”的评审结果进行了公告。评审 专家组认为,无一人能获奖的事实以压倒的说服力向政府和公众表明,2003年高 考江苏数学卷争议题实属错题。此结论与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已证明的结论完全一 致,这是预料中的事。去年阅卷期间极容易处理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此题不予 撤销,反而坚持原评分标准的做法是错误的。即使考试中心现在以”灰色题”的 说法来弱化错误,也不可能否认当初不撤销此题的错误及其影响。 3、“为了营造平和的高考氛围” 据了解,中国曾有因高考数学试卷题目出错而取消该题的先例,1987年高考 数学试卷中有一个4分的填空题,内容为:一个正三棱台的下底和上底周长分别 为30cm和12cm,而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差,则斜高为_________。因为满足条件 “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差”的三棱台的高为零,这样的“三棱台”不是立体而 是平面图形,所以该题最后被取消。 “和1987年的题相比, 我觉得2003年考题的错误更严重。2003年考题自相矛 盾,是明显的错题,而1987年考题中的“正三棱台”,其高度为0,完全可以解 释为一个特殊的、退化了的正三棱台。此题尚且被作废,2003年的题还有什么理 由说是‘灰色的’,‘不该处理就不处理’呢?”在朱如曾看来,这是一种历史 的退步。 而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关于高考后不准对考题进行评价的规定,更加深了朱 如曾的这一观念。按照这一规定,今后如果高考试题再出现差错,也要等到高考 录取结束之后才能评价,而错题给各位考生造成的影响将无可挽回。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尔杰也对这一规定表示疑惑。“突然出现这么一个规定, 感觉比较怪。按常理来看,高考过后考题没有必要再保密。”崔尔杰对《凤凰周 刊》说。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则称,之所以如此规定是为 了营造平和的高考氛围,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教育部门人员,教育部将追究其责任。 “教育部这次的规定对于营造平和的高考氛围无异于南辕北辙, 并且更迭现 出江苏高考事件至今未得到正确处理, 对于未来考生合法权益的保护确实有不良 影响。”朱如曾认为,教育部的这种做法也侵犯了公民和媒体的知情权,是一种 违法的规定。这样下去,干部问责制和求真务实精神将不能在教育部门落实, 教 育部将怎样作为表率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 朱如曾表示,他将把悬赏求证活动的结果作为题错的有力证据, 向中央反映, 继续要求教育部给说法。 (XYS200406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