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摔死真相

奉命运送戴笠
    1946年3月16日晨,我乘吉普车驰往西郊机场,仔细检查222号飞机,
在每个关键部位检查完两遍后,确认完全良好,就在飞机记录簿上签字,
交给了机务员。7时45分,随即登机作起飞前准备。当我一踏进机舱, 看
见舱内已坐好了7个人,其中1人,好像见过面。后来才想起在庆王府参加
蒋介石50寿辰,“聆听”训话时,就是他站在蒋介石身后。当时我询问旁
人,说是叫戴笠,是军统局的头头。

即将起飞又变卦
    时钟已指到7时55分,我正要按下起动按钮,起动发动机时, 忽见机
头左侧下方滑行跑道上飞驰来一辆吉普车,车上的人急忙向我挥手示意,
并迅速停在我机头下方,我探头问:“怎么回事? ”同时看出挥手人是张
远仁(绰号小黑子,四川人,航校第18期毕业生),他大声嚷道:“不要开
机!有急事,队长让我来替你!”我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他说:“快
下来!队长叫你去,你见到队长就知道了。 ”我说:“我机上的行李怎么
办?”他说:“拿下来,你不去了。”我觉得再说也来不及了, 就带着行
李坐他的吉普车进城了。

222号起飞以后
    3月17日上午9时,接天津机场飞报:“222号9时起飞,由津飞宁。”
我随即登记下来报告队长。
    上午10时,接222号飞机:“有要事,准备在青岛着陆。”事后听说,
戴笠要去青岛,是为了接电影明星胡蝶一同去上海。
    半小时后,222号飞报:“时间太急,青岛不去了,直飞南京。”
    12时5分,222号飞报:“明故宫(机场)云高300,有雷阵雨, 能见度
极差,着陆困难。”队部立即回电:“222号速告明故宫打开导航台, 进
行穿云下降。如不行,改飞上海或济南。”
    但上海、济南天气也不好。222号只好在南京作穿云下降。
    不久,接南京明故宫机场航行调度室电报,得知222 号在穿云盲目飞
行中与地面联系困难,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雷雨中,3 次下降都越过机场,
无法着陆,在最后一次下降中偏飞到江宁县去了。
    下午1时6分,222号电讯联络突然中断。地面多次呼叫也听不见222号
的讯号了。

一个黑影爆炸了
    据江宁县现场目击者说:“下午约1点钟时,飞机在大雨中飞得很低,
像一个黑影在雨幕中一晃而过,‘擦’的一声,一颗大树被撞断了,接着
飞机就撞到戴山上(高度约200米)。先见一团火光,随即一声巨响, 爆炸
后飞机燃烧了起来。在暴雨中无法抢救。”
    事后调查:222号专机因看不见地面,几次穿云越过机场, 飞行员掌
握飞机的高度、速度、方向,都与“穿云图”上的航线偏差很大,在最后
一次穿云下降时已飞到江宁县上空,撞在板桥镇南边的戴山山腰上。 222
号在该处着火爆炸后,残骸四处飞溅,有的被雨水冲走,机上11人( 包括
机组人员4人,乘客7人)全部摔死。又经过大雨的冲刷, 尸体被冲到沟内
和山脚下的小庙旁,尸体被发现时,大都肢体不全,个个焦黑。222 号的
机翼和机身均已烧毁,只留下一截飞机尾巴,仍可看清尾部编号“222”。
    飞机失事以后,大雨一直不停,尸体在大雨中暴冲了数天才被发现,
随即雇人整理,埋葬于南京“灵谷寺烈士公墓”。大特务戴笠终于落得机
毁人亡的下场。

222号失事的分析
    222号失事原因,主要是飞行员张远仁听说有去上海的任务时, 赚钱
心切,立即向队长送礼,一再要求派他去上海做黄金美钞生意。平时张与
队长同住一院,关系也好,就在队长考虑张的技术水平不高,对派他去犹
豫不定时,张说:“主要替队长赚钱,请队长也出些本钱,一定能赚回大
钱。”把队长说动了心,于是他俩人在222号起飞前夕, 连夜准备妥当,
决定由张于翌晨赶到机场,并以队长的命令将我撤换下来。
    从张远仁和冯俊忠的飞行技术来分析,在一般气候条件下飞行是没有
问题的,尤其是冯俊忠年龄大,飞行经验丰富,是能够胜任的。但他们都
是在日式的飞行训练中培养成才的,缺乏科学头脑和先进技术的训练,尤
其对利用无线电波、单凭听觉的盲目飞行和利用无线电罗盘的定向飞行,
他们全都没有学过。张远仁只是学过些初步的穿云下降理论,毫无实践经
验。冯俊忠是广东航校的老前辈,凭经验飞行很出色,但一遇到要使用仪
表、电波、无线电等设备来飞行,就有困难了。他俩人都未经过严格的科
学训练,不可能操纵好仪表、盲目穿云等飞行,尤其不会使用电波和无线
电航行设备,因此一遇到恶劣的气候,缺乏应变能力,这就是这次事故的
必然性。作为空运队队长对此应该有所预料,但他为了牟取暴利,居然怀
着侥幸心理,利用手中的权力,违反飞行纪律,以命令方式取消了已定的
飞行技术方案,这是事故的主因。
    特务头子戴笠乘坐的222号专机失事,是国民党空军史上的一件丑闻,
这种事在旧社会是不可能披露的。今天,理应如实地公之于众,使人们了
解其真相。
                           (摘自《纵横》,赵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