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为“南八仙”正名 章治萍(青海) 前些日读《新民晚报》,遇到大作家王宗仁先生的一篇散文《南八仙的美丽 传说》,我1984年曾在“南八仙”进行过一个夏天的野外地质作业,故刚看到这 题目时很惊喜,心想“南八仙”通过发行量巨大的《新民晚报》会让更多的人了 解和怀念了,但看完我就骂出了一句“三字经”——这位大作家竟将“南八仙” 写成了军人、写成了女通信兵,并且乱侃一阵,将本来一个神圣的真实故事硬是 演绎成了一出“美丽传说”。天哪,王大作家,你真的到过那里吗! 显然,在信息如此便捷的今天,《新民晚报》的副刊编辑并没有上网检索一 下“南八仙”,否则他马上会知道王大作家写的严重不实。编辑显然太相信“大 作家”的信誉度了。 如果说远离青海、远离柴达木、远离南八仙的《新民晚报》发表此篇“伪劣” 之文还多少能够被原谅的话,那首发它的《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绝对不可原谅! 虽然这是一本已经出版好几个年头的刊物,但我却是刚刚知道青海还有这么一本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从刊名来看,这只是一本地域性的专业性的理论性的研 究性的学术刊物,与文学应该基本无关,但刚才一“百度”,印证了王大作家的 散文《南八仙的美丽传说》确实首发在该刊2005年第四期的“文明成长”栏目上! (啧啧,“文明成长”发这散文,真不知道此栏目是干什么的!) 只要在青海地质系统或柴达木地区长期工作、生活的人,知道“南八仙”的 真实来历并不过分: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了寻找急需的石油等资源, 在柴达木盆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工作,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是现在不可 想象的。当时,有来自南方的八位年轻的女地质勘探队员,在“无人无名区”的 柴旦木西北边缘阿尔金山下的荒漠深处从事野外作业,突遇大沙暴,由于交通、 通信等条件的限制,她们不久就给养断绝,又迷失方向,不幸为国全部捐躯。人 们是在她们遇难半年之后,才在那里找到了其中的三人,尸体已经半风干,但在 尸体下面还压着地质包、测量图……人们在那里垒起了八座坟墓,由此,共和国 的地图上就正式有了一个叫“南八仙”的地方。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壮举在省内 外媒体上多有报道、宣传,而编辑部就在柴达木地区的《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 从编辑到主编对这令人肃然起敬、正襟危坐的史实却置若罔闻,极不负责任地将 王大作家笔下军人版的“南八仙”一路放行,这多么会让“南八仙”们心寒啊! 会让我们心寒啊! 另外,从这篇“伪劣”之作在《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上发表到《新民晚报》 前不久重发,期间有一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人指正它吗?竟然没有人让王大作家 有机会改正它吗!青海人呦,柴达木人呦…… 此时,我想起1984年夏天我在“南八仙”吟出的诗句—— ………… 我曾不止一次地渴望与你们相聚相诉 相哭相慰 在迷失的方向和旗帜的感召下 我走在了你们出嫁的路上 在我们迎娶的路上 没有方向和旗帜 我是用诗歌来冥想你们的悲壮的 在没有一个证人没有一句证词的前提下 只有你们悲壮的诗在碧蓝的盖头上 含蕴着灿烂和你们相拥的时刻 隽永如天 我不需要诠释神灵的责问 我没有精力洞察大自然的残忍 我只用我的测绳推算你们的芳龄 并用普普通通的红色的油漆 在醒目处或者不在醒目处 写下婚誓 写下迎娶的历史 ………… 这三段诗选自拙作《南八仙。婚礼曲与掉队的旗帜》,原载《大巅地》(敝 人诗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间代诗全集》(安琪等主编,福建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每当我读之,就会深深地缅怀这几位生前大都没 有出嫁的姑娘们——我的地质行业的前辈! (XYS200701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