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于丹论语心得》印象

作者:成永真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几乎每一位专家
学者的讲座都听得如醉如痴,即便是那个有点讨人嫌的易中天品三国,也能勉勉
强强跟着他一讲又一讲地品下去,唯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却怎么也听不进
去,常在电视跟前呆坐半日而茫然不知所云。我个人文化水平不高,一般也没个
判断能力,遇事往往是矮子看戏,别人说好咱就说好,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
早已搏得一片掌声,自己怎么就领会不了呢?疑惑之下,干脆到书店买了一本新
出版的《于丹 <论语>心得》,强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咀嚼,终于嚼出了点
味道,也似乎品出了听不进《论语心得》的原因。或许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水平
太差,抑或是于教授讲得有点问题。

  为了解释这一看法,现将自己对《于丹<论语>心得》的印象写出来与大家交
流一下。

  印象之一:《论语心得》的主题性较差,就像一群人聚在一块山南海北地谝,
谝到哪儿就聊哪儿,缺乏一个核心的主题,东沟一犁西沟一耙,跳跃性太大,让
人跟不上节奏。

  以《心灵之道》为例说明,这一讲总纲中讲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
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实
的态度。”原以为于丹教授会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讲述,没想到她在引用了
《论语·颜渊》中卜子夏答司马牛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一段话后就开始用蒙
太奇的手法讲故事。先讲英国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小时候因妈妈看牙心脏猝
死而遭受刺激,一生无法驱除心理阴影,最终吓死在牙医跟前的故事,再讲一个
女孩子因穷困而自卑,因发现自己美丽而恢复自信的故事,接着话锋一转,又突
然开始讲勇敢,讲苏轼和佛印相互打趣的故事,讲日本茶师与人比武的故事。故
事娓娓道来,讲得生动活泼,但我怎么也弄不清它们和于丹教授要讲的主题有什
么关系,这些故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把它们安插在这里。如果说前两
个故事与总纲中确立的主题还多少能沾点边的话,后两个故事与主题纯粹是风马
牛不相及,八杆子打不着的。苏学士看佛印像牛粪也好,茶师比武时那种鸭子凫
水似的镇静也罢,与正确对待人生的不如意又什么关系呢?

  我曾极力想从书中找出于丹教授把这几个故事穿起来的那根绳儿,但结果很
失望,找到的只是故事之间一两句转折性的话,远不足以将这几个零乱的故事缝
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讲座显得很不条理,像一堆五颜六色的布头,不像一
件光彩照人的袈裟。于丹教授海阔天空的谝,不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印象之二:《论语心得》逻辑性较差,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
我们仍以《心灵之道》说明,为了论述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之中的不如意,于
丹教授引用了一个女孩子因穷国而自卑,因一朵头花而发现了自己的美丽,最终
找回自信,改变人生的故事。我不知道于教授引用这个故事是不是为了给她的讲
座增添一些彩头,但总认为这个故事放在这里不是那么恰当。故事中的山还是那
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小姑娘还是那个小姑娘,小姑娘并没有如于教授所说的,
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不如意和缺憾,并尽可能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缺憾,
只是在突然之间发现了另个一个事实——自己居然很漂亮,原来也有可以炫耀的
资本!不过是注意力的转移,而非心态的变化。于丹教授在这个故事后的总结性
讲话中说:“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然而故事中
的小姑娘远没有达到中国文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的精神境界。假如小姑娘没有娇人的容貌,既贫且丑,是不是就合该一辈子消沉
下去?

  印象之三:《论语心得》的思想性有缺憾。心灵之道中曾有过这样一个假设:
一个人莫明其妙地被人暴打一顿,请注意,于丹教授在这里特别使用了“莫明其
妙”和“暴打”这样的词,也就是说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合法的权利
被人非法的侵犯了,他应该怎么办?于丹教授的观点是让它尽快忘却,这样才会
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有更好的心情。这让我
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阿Q,被人打了,摸摸脸,叨叨一句“儿子打老子”,立刻中
会心情舒畅起来,于丹比阿Q修养高多了,连“儿子打老子”都不用说,就会自
觉地把羞辱忘得一干二净。

  我对《论语》没有研究,不知道《论语》是否真得有这样的言论,但仅从于
丹的讲述中感受不到《论语》有这样的观点。且不说她所据的“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非出自论语,就是这句话本身也没有教人逆来顺受的意思,只
是告诫人们遇事要沉着冷静,不可鲁莽冲动。反倒是《论语》孔子有“以直报怨”
这说,主张勇敢地追求公理和正义,我不会伤害别人,别人也不能无缘无故地伤
害我,伤害了就应该有个交待,说出个一二三来。这种忍受并快乐着的思想不过
的于丹拉大旗做虎皮罢了!

  2007年第一期的《南风窗》刊载了题为《假和尚一路打出政府软肋》的文章,
披露了来自河南农村的50余名假和尚凭借一身袈裟,刀枪棍棒,骗群众、打记者、
袭警察,出河南、过湖北、走重庆、下四川,一路巧取豪夺,寻衅滋事,为非作
歹,最终在成都警方180余名警察数小时“贴身捕斗”之下才折戟沉沙的事实。
这伙暴徒纠集活动时间长达数年,劣迹见诸数省,期间都是一样的装束,一样的
手段,一次比一次大胆,一次比一次猖狂。为什么他们敢于如此?是被欺骗的群
众忍了!是被殴打的记者忘了!是被袭击的警察让了!是人们的善良和软弱把他
们惯坏了!如果不是成都警方“拨剑而起,挺身而斗”,这伙暴徒恐怕还要一路
打将下去,打出亚洲,杀向世界。

  中国人受犬儒主义的精神麻痹几千年,在服从大局的光环下,不敢大胆地追
求自己的正当权利,甚至于在权利被践踏受侵犯的情况下也不敢主张,一味地忍
气吞声,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一代一代做着顺民和奴隶,这种软弱不仅没有换
来统制者的同情和怜悯,反而使专政的力量被不断地放大,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
越狭小,落得个“做奴隶而不得”,反躬自省,岂不悲哉!

  在民主法治逐步完善,人权意识逐步苏醒的今天,于丹教授宣扬这种自欺欺
人的奴才哲学意欲何为?

(XYS200701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